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评论 0 收藏 0 分享 此文

“周秦汉唐”等图案设计中的文化内涵说明

2020-6-12 17:23| 发布者: xibulyw

放大 缩小

华通社报道:以上三图系陕西文化网秦岩于2017年初开始构思,设计本着力求有历史纵深、有文化内涵的原则,用富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符号,突出陕西本土文化历史特点的理念,于同年7月7日在西安设计完成,并请名家篆刻成章留存。2019年5月6日,向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提交申请,于6月25日,获得其颁发的“作品登记证书”,该作品受国家法律保护。

中国历史五千载,陕西独占三千年。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九大王朝,陕西独占其三。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在陕西都能找到标志性的存在,这里浓缩了中华文明的精华。自旧石器时代早期的蓝田猿人、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半坡人开始,这片土地便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战国策·秦策》中记载的“天府之国”最早所指即是关中平原。商周之际,周文王将都城从周原迁至西安西郊的沣河西岸,是为“丰京”,周武王于沣河东岸建“镐京”,二者并称为“丰镐”,是为“宗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之后,“丰镐”便成为了西周的国都,也开始了西安的国都时代。随后,西周、秦、西汉、新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朝,唐朝,以及迁都西安的东汉和西晋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其中,历史上“周秦汉唐”四个鼎盛王朝皆在陕西定格。

周人制礼,让华夏民族有了真正政治与文化上的确定含义;秦人尚法,为中国国家制度建设奠定基础;汉代创立“大一统”文化,开创和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统一格局和统一思维;唐代作为公认的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其“兼容并包”的精神气质至今充盈着中国人的大国气度。

​陕西地上地下文化遗存极为丰富,特别是有丰富的古今文字资料:周原甲骨文、周秦钟鼎文、秦石鼓文、汉简、汉碑、帛书、唐开成石经、雕版印刷文字等等。可以说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中国文字发展历史上的各种字体,一应俱全。由于“周秦汉唐”是中国古代最为鼎盛的几个时期,所以这些文字资料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字的正统,在文字发展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以“周秦汉唐”作为代表陕西的文化符号,也名副其实、天下无双。其文字设计为“周金文、秦小篆、汉隶、唐楷”,合理布局,增加美感,通过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印章、瓦当为外型,使其成为能够展示陕西历史、文字演变、金石文化、古代建筑及拓印工艺等诸多元素的载体。

“秦”图案是由中国篆刻印章中的“九叠篆”为基础,将“秦”字加以美术化,突出了该设计的独特性。整个图案以红色或黑色为主要色调,显现其端庄典雅的古朴气息。图案主题简约,色彩凝重,可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设计目的:作为标识、LOGO使用或与相关机构进行系列文创产品合作与开发。

如:可利用多种材质生产成诸如户外井盖、厨卫地漏、杯垫、书签、钥匙链等,亦可烫印或刺绣在T-恤、球帽、唐装、汉服、挎包之上,使其在作为装饰品的同时,亦可通过物主对图案中文化历史的描述,展现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内涵。

一、简述“周礼、秦律、强汉、盛唐”

“周秦汉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代,对于中国文明来说,这四朝不仅是历史繁荣的标志,也是古代中国文明的制高点。如果说秦朝武力最为强大,唐朝经济最为强大,那么汉朝就是结合了两者优点的佼佼者了。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是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仅传三世,共两帝一王,国祚一十五年。

历史上,秦人是继周人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民族。秦(前770年—前207年)自始祖非子养马有功,于周孝王六年(前905年)受封秦谷(甘肃省天水市西南面)之地始,到公元前771年秦襄公正式被周平王列为诸侯。随后,穆公称霸西戎,位列“春秋五霸”其一;孝公变法图强,遂成“战国七雄”之首。公元前221年,始皇嬴政一统天下,至公元前207年三世子婴被弑,已近700年,共经历三十三位君主。

秦人性格质朴、率直,性情坚强彪悍,做事敢作敢为,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中善于嬗变和进取。在其2000多年的发展中,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发展成为一个一统天下的强大封建帝国,与其独创的文化和精神密不可分。

秦人注重实效、讲求功利、勇于创造、善于策划、精于组织、求变尚法、意志坚定、勇往直前。这种精神特质为秦朝建立、统一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秦朝虽然短暂,但对人们的第一印象无非就是“强大”二字,由一个避居西陲小族,逐步成为“跨海内制诸侯”的强大秦国,几乎完全是凭借着武力横扫六国,硬是将分裂了几百年的中华大地强行统一,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统一后,更是北上驱逐匈奴,建立起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以及大秦直道,留下了至今带着神秘色彩的兵马俑。虽然只存在了短短15年,但其创制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推行了2000余年。秦统一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和货币”等一系列重要举措,对维护大一统国家政权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唐朝(618年—907年)自唐高祖李渊称帝到后梁太祖朱温篡唐为止,共历二十一帝,289年。

唐朝是版图最大,亦是唯一未修建长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唐代国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现代中国的疆界范围。它是公认的中国历史上综合实力最强盛的王朝。它的强大,除了军事实力之外,全盛时期在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外交等多个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在诗、书、画、音乐各方面涌现了大量名家,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此时期的文化兼容并蓄,接纳海内外各国民族进行交流学习,形成开放的国际文化风范。

唐朝不仅在军事上征服周边各国,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真正意义上,以一个堂堂天朝上国的姿态,让周边各国臣服的王朝。并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与当时阿拉伯帝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至此,唐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如果说唐朝的强盛是内涵,那么汉朝的强盛就是外露了。汉朝(前202年—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共历二十九帝,享国405年。

自汉武帝时期开始,国力强盛,大破匈奴,远征大宛,降服西域,收复南越,吞并朝鲜,设置西域使者校尉正式将西域纳入中华版图。汉朝和约与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两汉时期奠定汉地范围,极盛时东并朝鲜、南包越南、西逾葱岭、北达阴山。西汉全国人口达六千余万,占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

当年汉武帝听说西域大宛国有汗血宝马,派使要买几匹。大宛国在当时也是一个强国,硬气的很。直接给使者来了一句“不卖!”汉武帝大怒,遂派李广利率大军长驱万里杀到大宛,大宛最后只能投降,李广利回朝途中顺便还灭了两个小国。西域诸国震恐,纷纷遣使长安臣服投降。宣帝时期,因郅支单于囚杀汉使,汉朝三次索要遗体无果,且来使受辱,汉元帝随派陈汤率兵四万多人奔袭灭国。于次日临阵斩杀郅支单于及其妻妾、太子、内臣等1500人。随后,陈汤写下“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道历史上最霸气的奏折,派人连同郅支单于首级一同送往长安。

张骞出使西域,第一次将中国的目光投向了世界。汉使到达了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即印度)、于阗、扜罙、犁轩等诸国,开辟了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欧亚非的丝绸贸易就此成型。

刘邦建立汉王朝后,开启了辉煌的汉文化时代。“无为而治”奠定了汉王朝的立国之本、“独尊儒术”造就了汉王朝的长治久安、“龙凤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其名声、威望和影响远播国外,外国人习惯上就把当时的中国人称为“汉人”,中国人也以自称汉人为荣。汉朝灭亡后,各国仍沿用旧习,称中国为“汉”,称华夏民族为“汉族”。“汉人、汉族”就成了华夏民族的同义词。“汉语、汉文、汉字、汉话、汉子、汉服、汉俗、汉姓”等等名词也就逐渐形成了。其他民族学习汉族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逐渐被汉族同化的过程就叫“汉化”。南北朝时鲜卑族的魏孝文帝就主动实行过汉化政策,元朝的蒙古族、清朝的满族成为统治者后,也曾不自觉地经历过程度不等的汉化过程。而那些在外族入侵中国时投靠侵略者、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败类就被称为“汉奸”。

最后再说周朝。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周王朝一共传国君三十二代,三十七王,享国共计791年。

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和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其中东周以“三家分晋”为节点,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从西周开始,进行境内各个民族与部落不断融合的过程,在这期间,华夏族逐步形成,成为现代汉民族的前身。

在武王克商以前的周文化称先周文化,那么在武王克商以后的周人,在继承先周文化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商和其他华夏部族的文化,形成我国历史上独树一帜的周文化。

周文化经过春秋战国儒墨道法诸子百家的继承创新,经过汉唐宋明经学理学的诸多文人学士的弘扬发展,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和心态结构,并成为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文化体系。使得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沧桑巨变而能傲立于世界东方,其文化之泽,惠及四邻。

周文化中所包含的各种典章制度、礼乐制度和思想道德规范,成为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的思想、政治基础和儒学思想的源头。后世各朝代均以周礼为基准,登基社交祭祀外交等重大场合礼仪皆从周礼。

周人开创“以人为本”“以德治国”先河,以“天”作为精神信仰,尊崇“敬天保民”的思想。君主遵奉上天,所有施政必须顺从民意。

周人认为“德”,既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智慧。文王所作性格九德、周公所作伦理九德,武王所作民本九德,无不体现了以德治国、以德做人的基本要素。《周易·系辞》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周人最早确立以“德”为先的价值原则,后来经过不断完善,形成了涵盖诚信、仁义等一切美好品行的道德范畴,被孔子升华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王道原则;被孟子发展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原则,被《礼记·大学》发展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的道德纲领。“德”逐渐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概念。

“德”的外化即为“礼”,在心为“德”,发之于心而表现为行为即为“礼”。周公“制礼作乐”, 树立“以礼立序”“以乐致和”理念。周礼涵盖了政治制度、典礼仪式、伦理规范、服饰形制等多种内涵,以及人们在吉、凶、军、宾、嘉等各种礼节中的仪式要求。“礼”是用来约束人们生产、生活的规范,成为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政治伦理的标准。而“乐”在古代主要包括乐曲、诗歌、舞蹈等多方面内容的艺术活动,其用途主要是为祭祀天地、山川、祖先和以乐致礼,用乐舞艺术化手段唤起人心向善,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崇尚礼制、修身养性。

“礼”强调的是“别”,“乐”的作用是“和”。“礼”无“乐”不行,“乐”无“礼”不举。“礼”,强调的是社会秩序和稳定,“乐”,营造的是社会繁荣与和谐。

周人强调“宗法”制度,构建《周易》理念。

宗法制是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其影响之深远,已经深深渗入到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使得中华民族更注重人伦、重视亲情、重视家庭生活。国人重视祖先、重视传统、重视统一的民族精神也是受到了宗法制的影响。如每年大陆举办的黄帝、炎帝等大型祭祀活动,引得海内外炎黄子孙纷纷向往。作为世界上四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中华五千年文明,与宗法制度的影响也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为古代文化中的传统思维模式与思想原则奠定了基础,它既包含“观乎天文以察时变”,为工具理性所掌握的自然知识,又含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为价值理性所追求的人文理想,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其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影响。

二、设计文字(金文、小篆、汉隶和唐楷)

金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体名称,指的是铸造在殷商与周朝青铜器上的铭文,起于商,盛于周,衰于秦末,约800多年。它上承甲骨文,下启秦代小篆,在笔法、结字、章法上都为书法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贡献。“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

金文与甲骨文笔道细、直笔多、转折处多为方形有所不同,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是研究西周、春秋、战国文字的主要资料,也是研究先秦历史的最珍贵的资料。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书同文”等政策,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一直从秦朝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但因为其字体优美,颇有古风古韵,所以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书。

汉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划、结构定型),象形意味削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认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秦王朝使用经过整理的小篆统一全国文字,不但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异行的现象,也使古文字体异众多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角色。

汉隶相传为秦人程邈所作,由小篆省简变化而成,它继承了秦朝篆书的圆润,开创了楷书的方正,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汉隶简化了篆书的婉转,提高了书写的速度。

西汉初期的隶书,尚称为古隶。到了西汉中叶,古隶字体逐步演变为汉隶,也有人称其为“八分”书。这次的演变进化,是隶书字体发展过程中里程碑式的飞跃,在书法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因此,西汉隶书在中国书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处于从古文字转变并演化为今文字时期。由隶而演变出章草、楷书、行书、今草、大草等绚丽夺目的各种字体,从而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艺术形式——书法。从理论上讲,汉隶为中国书法艺术之母也不为过。

唐楷是集魏晋南北朝楷法为一体,形成了字体严肃端庄,笔划平稳凝重,结构严谨,法度森严的风貌。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他们的楷书,不仅有继承,还有创新。

唐楷最大的特点是讲究法度,我们常说的“唐人尚法”,主要是指唐楷。“尚法”,就是尊崇、重视法度,并严格地按照“法”的要求行事。这里讲的“法度”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指在笔法、字版法、章法等方面的艺术规范;其二,是指书法的审美标准、审美模式。“尚法”的结果,使唐楷自身建立起严谨的艺术规范。从这个角度讲,唐楷是真正意义上的“楷书”——后人学习的楷模和典范,永远是垂范后世的“法书”。

设计时,将铭文的厚朴、篆书的圆通、隶书的凝重、楷书的肃穆等集于一体,使观者从中品位出中国文字发展变化之美。

三、关于九叠篆

九叠篆又称“上方大篆”,是一种非常特别的篆书,其笔画折叠堆曲,均匀对称。每一个字的折叠多少,则视笔画的繁简确定,有五叠、六叠、七叠、八叠、九叠、十叠之分。之所以称为“九叠”,则是因“九是数之终,言其多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一个至阳的极数,为至尊之数。九又与“久”同音,故有此名,并不一定要九叠,可以随笔划的繁简而变化)。

唐朝以来多用于官印上面,是一种流行的“国朝官印”字体,主要用于官印印章镌刻,在明代,只有达到一定级别的官员,才能采用九叠篆印。

将“秦”字设计成九叠篆官印形式,遵照传统小篆的字形结构,摒弃宋金官印违背文字结构,各种离奇写法。以朱文的凸出九叠笔划特征,字形整饬严谨,笔画方圆合度,反复折叠,盘旋屈曲,点画皆有纵横两个方向,笔画空间相等,排列整齐,填满空白部分,求得均匀、美观。

四、关于印章形制

中国印章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最初更偏向于装饰作用,后来成为认证、权力等的象征,而到了现代社会,更是成为公司、个人等的经济活动、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之一。

中国古代的印章文化起源于中国的雕刻文字,最古的有殷的甲骨文、周的钟鼎文、秦的刻石小篆等,凡在金铜玉石等素材上雕刻的文字通称“金石”。根据遗物和历史记载,至少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战国时代已普遍使用。(不过近几年来,出土的文物又把印章的历史向前推进了数百年。换句话说,印章在周朝时就有了。)“印者,信也”。 起初只是作为商业上交流货物时的凭证。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印章范围扩大为证明当权者权益的法物,为当权者掌握,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

中国人的性格自古强调“中庸”“平和”,因此印章线条在组合时,并不强调互相之间所发生的冲击从而产生碰撞的力量,而是上皆覆下,下以承上,损上益下,敛左避右,融合的组成一个整体。再加上篆刻时“敲、推、刮”等技巧,造成浑然天成的自然残破效果。使印文体倍显历尽沧桑、过尽千帆后的古朴之感。

和西方相比,中国人的艺术更讲究线条的运用,这和中国以线为造型的手段,以毛笔为线条的工具,不无关系。线条主张有骨有肉,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横如“千里之阵云”;竖如“万岁之枯藤”;点如“高峰之坠石”,而且要出于自然,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尤其妙的是“横鳞竖勒之规”,这种欲纵欲收、若来若往的境界只有中国人才能体会。

以印章形制作为图案,旨在引出印章文化中“篆法之美”“章法之美”“刀法之美”,进而通过文字学、金石学的钥匙而由“技”进乎“道”,使人们能窥见独具东方色彩的印文化,尤其是文人印文化的玄妙之处。

五、关于瓦当外型

瓦当又称“瓦头”,“瓦”者,具有圆弧的陶片,用于覆盖屋顶;“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特指陶制筒瓦顶端下垂的特定部分,是古代建筑设计与生产工艺相结合的装饰艺术。其主要功能作用是防水、排水,保护木构的屋架部分,用以装饰美化和蔽护建筑物檐头的建筑附件,其样式主要有圆形和半圆形两种。

根据考古资料发现,周人发明了瓦,瓦当始制于西周中晚期,周原(今陕西扶风)上的建筑多有使用。起初为素面,后来逐渐出现花纹、动物图样。形状为半圆形的,称半规瓦。

秦瓦当纹饰取材广泛,山峰之气、禽鸟鹿獾、鱼龟草虫皆有,图案写实,简明生动。这时的瓦当纹饰以动物形象居多,有鹿、四神、鸿雁、鱼及变化的云纹,形状逐渐由半圆向圆形过渡。

汉代是瓦当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形状已为全圆形。这一时期的瓦当做工精细,出现了篆体文字瓦当,这些文字排列组织和谐匀称,布局讲究,显示出汉代质朴浑厚的艺术风格。纹饰题材多为四神、翼虎、鸟兽、昆虫、植物、云纹、文字及云与字、云与动物等。文辞大多为一些祈福的吉语,其艺术观赏性可与精致的印章相媲美。

魏晋南北朝时期,瓦当当面开始变得较小,纹饰以卷云纹为主,文字瓦当锐减。到了唐代,莲花纹瓦当最为常见,文字瓦当几乎绝迹。宋代则开始多用兽面纹瓦当。明清蟠龙纹瓦当较为常见。

瓦当的造型千姿百态,它不但是绘画、工艺和雕刻相结合的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遗产,也是实用性与美学相结合的产物,在古建筑上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瓦当不仅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同时也是考古学年代判断的重要实物资料。此外,瓦当还是中国书法、篆刻、绘画等方面的宝贵资料,对研究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瓦当证沧桑,篆字云纹,犹传禹甸千秋史;杜陵储瑰宝,秦风汉韵,如阅帝都一部书。”这是著名楹联专家解维汉先生的吟咏,联中道尽瓦当的前世今生,描述了瓦当的至极之美。瓦当的制作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在有意无意间营造出与泥坯相似的厚重和拙朴,它是中国房屋的最初轮廓,它有古朴苍凉的岁月色彩,它涵盖了中国古代最根本的生活内涵。这种不加修饰的简朴并非简陋,给人们带来一种贴近天然的心灵驿动。

将“周秦汉唐”以瓦当形状设计,旨在说明几千年前,中国人的祖先曾以金取土,燃木生火,以水和泥,烧结成瓦,叠于椽木之上,遮风挡雨。砖瓦之间浓缩着传统建筑的精髓,沉淀着国人中庸哲学的丰厚,渗透出瓦当的稚拙之美、古朴之美、灵动之美、恬淡之美。细品之余,才能体会出只有经历风雨的摔打,时间的淬炼,才能让质朴的生命更具丰富的内涵!

六、关于拓印

拓印,也称“拓石”,也指现在的“碑帖”。是把石碑或器物上的文字或图画复印在纸上。也可用纸紧覆在物体(如植物的叶等)表面,将其纹理结构打拓在纸上成为拓片。拓片是记录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古时凡有重要大事记载,便镌刻于骨板或青铜,亦有刻于砖瓦、陶瓷、木料、玉石之上,以保存文字及图像。

拓印术始于东汉熹平年间,隋唐时期已相当发达。拓印术的出现为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在纸上刷印的复制方法,它已经具备了印刷术定义中的基本要素,是有一套完整的、有刷有印的工艺技术,是雕版印刷的雏形。

随着现代摄像技术设备的应用和手机摄像的普及,除文化文物有专业要求外,古老的拓印技艺也将面临失传的可能。

以上所有设计,最终均以拓印的形式表现,使人们在体会图案中所蕴藏的文化寓意的同时,也记住这种古老的技艺。